尺寸:長92.5mm, 闊41mm, 厚度31mm
Dimension: Length: 92.5mm, width: 41mm, thickness: 31mm
For more collection's information, please feel free to inbox for further inquiry.
靈芝這一題材,不僅是壽山石雕中常見的題材之一,也是中國雕刻、繪畫藝術中藝術家們頗為偏愛的題材之一,甚至縱觀中國文學藝術的文化史,早在戰國時期的《山海經》裏,就已經有了關於靈芝的浪漫想像:「又東二百里,曰姑媱之山。帝女死焉,其名曰女屍,化為瑤草,其葉胥成,其華黃,其實如菟丘,服之媚於人。」文中的「瑤草」即是靈芝,它是美麗的帝女瑤姬的化身。曹植的《鞞舞歌·靈芝篇》中也有「靈芝生王地,朱草被洛濱。榮華相晃耀,光采曄若神」的句子,形容靈芝的精華神采。
這種生於山野中的瑞草,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「祥瑞」的象徵,「(元封二年)夏,有芝生殿房內中。天子為塞河,興通天台,若見有光雲。乃下詔 :『甘泉房中生芝九莖,赦天下,毋有復作。』」因而帝王之中,亦有為自己畫《采芝圖》的,以征如意祥瑞之兆,如乾隆有《弘曆采芝圖》一卷。
同時,靈芝又是延年益壽、起死回生的仙草,《白蛇傳》中「盜仙草」的情節源於這樣的傳說,陳洪綬畫過一幅《餐芝圖》表現的也是食靈芝以求長壽的情景。
無論是如意祥瑞還是延年益壽,人們賦予靈芝的意義都足夠令它成為書房案頭的雅物了,以其為題材所雕刻、創作出的文房小品更是不可勝數。
靈芝是吉祥如意的象徵,它作為中國歷史上特有的祥瑞物,影響極為浣和廣泛,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其在醫藥上的求地位,影響了宗教、醫藥學、文學、建築學、戲曲藝術等諸多學科。儒家更是把靈芝菌蓋上的一輪輪雲狀環形紋認為是祥瑞的代表,被稱為「瑞片」或「慶雲」被古人看做是吉祥的圖案。在我國許多古剎寺廟、古建築、亭台樓閣、古典服飾、傳統生活用具,以及出土的大量文物上都能看到繪有這種慶雲圖,都能發現有關靈芝「如意」的形象。
靈芝自古即是富貴祥瑞之物,象徵著吉祥如意,祥瑞長壽,也體現人們追求吉祥富貴,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。
如意靈芝-壽山玉浮雕手把件
帳單超過$1000,自動85折優惠。